当充电5分钟,高速3小时成为现实,你还有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新能源汽车集体迈向800V,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也迎来升级契机,现阶段,超充已是行业内对于续航焦虑的最佳解决方案。
华为就推出了600kW的液冷超充,号称能提供即充即走,“一秒一公里”的体验。
▲华为液冷充电桩 来源:华为官网
液冷超充走红,趋势凸显
不断提升的充电速度,确实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体验无限接近传统燃油汽车,但却带来了新的难题——电网负载。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具有脉冲性的特征,并非每个时间段充电的汽车数量都会维持在相对平衡的水准。伴随着快充速度的提高,功率负荷变大,这种脉冲性的变化最终会对电网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
因而,光储充一体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光储充一体化将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系统集成于一体,既能通过光伏发电,减轻超充站给电网造成的负担,又能通过储能系统的调节,使得电网的负载更均衡。依托光储充一体化,还能实现反向放电,车辆电池检测等其他功能。
超充功率的不断刷新,让越来越多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得以落地开展。华为所推出的东莞寮步鸿蒙智行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安装 615kW 光伏、2 套华为液冷储能系统以及 2 套超充设备,每年能产生 67 万度绿电,储能错峰发电 26 万度,既满足节能减排与降碳需求,又为用电高峰提供保障,实现电力成本优化。
像华为光储充一体化这样的项目,在国内的不少城市已有落地,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超充示范站,光伏装机容量为118.8kW,年发电量约为8.15万度,配备6台600KW液冷超充桩、10台250KW直流双枪快充桩以及60kW V2G充放电桩和液冷储能产品。
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迎来遍地开花的时刻。
▲光伏储能系统示意图 来源:包图网
光储充一体化,机遇何在
正如前文提到,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包含了光伏、储能和充电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需要一体化的配合。
以华为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为例,智能光伏系统内含光伏元件,智能组件控制器、智能光伏控制器、智能储能系统包含了不同规模的组串式储能系统,超充系统则包含了液冷主机和充电终端等。此外,系统还配备了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及多个协同管理系统,AI算法等。
▲华为光储充一体化协同调度示意图 来源: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业务
通常,光伏系统中,应用得较多的为MC4、MC3、接线端子、线对板、线对线连接器等,其中以MC4连接器应用最多,价值最高。以华为的615kW光伏系统为例,初步测算其MC4连接器的应用情况约为1600个,连接器总用量约为1800个,占整个光伏组件成本1%—3%左右。
据Big-Bit产业研究室调研,全球光伏MC4连接器,由史陶比尔占据主导,市场占比超50%,其余由泰科,安费诺等企业占据。其中,国内的典威电子、快可电子等品牌亦有不错的市场表现。目前,典威电子MC4连接器与线缆组件产品销售额超4亿元,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领域。
储能部分,连接器在储能系统中主要集中在多个电池模组之间,储能汇流箱、储能变流器都有大量连接器。通常而言,1MW的储能系统需要用到的连接器约为800套,其中一半以上为电池连接器,还有部分MC4连接器以及一部分其他连接器。
目前在该领域有所涉猎的厂商较多,海外的泰科、安费诺、莫仕等知名品牌均有对应产品提供,国内则有江苏连动,中航光电、上海琥正和瑞可达等。
相较于普通的充电桩,液冷超充桩往往具有功率较高,充电速度较快的优势,但也具有发热量大等特点。因此,也对连接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是有适应液冷环境的散热设计,二是要具有更高的电载流能力,三是更高的环境耐受性以及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工作能力。因而,其价值量也会相对较高。
根据华安证券汽车连接器行业分析给出的数据,单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均价为2万元,而其中连接器造价约为3500元。在基于液冷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推断,对应的连接器产品的成本,也将会相应提高。
也就是说,光储充一体化的进程,带动的不仅仅是连接器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而是直接地形成了三个细分领域的联动。不仅如此,随着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深入推进,相应的通信连接器也能获得提升,新能源汽车更加普及,高频高速连接器也将获益。对于全产业链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结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升级,能源产业的清洁化趋势已经逐步凸显。伴随着超充技术的推广普及,加上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推动,光储充一体化将在未来能源领域持续发光发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