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功率半导体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产业的一路狂奔,其市场规模在半导体行业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下逆势生长,业绩在一众半导体公司中显得非常亮眼。此前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的销售预计将同比增长11%,达到245亿美元,实现连续第六年的增长,达到创纪录的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2023年,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竞争加剧、市场饱和等因素,功率半导体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此外,在消费电子和工业等应用市场难以实现差异化的情况下,厂商们陷入价格战的泥沼,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根据YOLE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中低压MOSFET市场价格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下游需求放缓、产能过剩和库存高企是导致功率半导体市场价格竞争加剧的主要原因。最后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厂商的平均利润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为了深入了解国内半导体功率器件厂商的现状和未来趋势,Big-Bit商务网整理了12家本土功率器件上市公司2023年的财报。
通过分析财报,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企业脱颖而出,哪些领域增长势头强劲,哪些产品备受市场青睐,以及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
营收格局:IDM厂商占据绝对优势
从整体的营收来看,华润微和士兰微以99亿元和93.4亿元的营收稳坐一、二位,且拉开其他功率器件厂商近一倍的差距。而扬杰科技和苏州固锝分别以54.10亿元和40.87亿元的营收分列第三、四位。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前四名的厂商均为IDM模式厂商,而其余都是fabless模式厂商。
2023年国内主要功率器件厂商营收排名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从营收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土功率器件厂商中,IDM模式厂商的营收要远远高于fabless模式。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和苏州固锝这4家IDM模式厂商2023年共营收287.37亿元,是其他8家fabless厂商去年总营收的120亿元的两倍多。
由此可见,IDM模式在国内功率器件领域的竞争中有着较大的优势。相较于fabless模式,IDM模式有着更加稳定的产能和更短的交货周期。并且在开发过程中,设计和生产制造部门的协同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使得IDM厂商能够更快的对市场风向做出反应。这些优势也使得这几家IDM厂商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盈利能力:华润微稳居榜首,士兰微利润暴跌
从扣非归母净利来看,所有功率器件厂商均保持盈利状态,没有出现亏损企业。不过,大部分企业去年净利处于下滑状态,且幅度较大。
2023年净利润的下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市场竞争愈发的激烈,厂商们被迫通过卷价格来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从毛利润上来看,大部分企业的毛利率均出现了10%左右的下滑,但基本维持在20%-30%左右的范围内。
2023年国内主要功率器件厂商扣非归母净利排名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可以看到,尽管市场有所波动,但靠前的这几家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稳定。华润微在盈利上仍然稳坐头把交椅,2023年以12.27亿的扣非归母净利成为去年赚的最多的功率器件厂商。斯达半导和扬杰科技以8.86亿、7.04亿的扣非归母净利紧随其后。
但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士兰微在2023年营收增长12.77%,营业收入达到93.40亿元的情况下,2023年的扣非归母净利仅有0.59亿元,较2022年减少90.67%。士兰微在报表中给出的原因为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昱能科技、安路科技股票价格下跌,导致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税后净收益-45,227 万元。
在扣非归母净利靠前的厂商之中,华润微作为国内最大的功率器件厂商,其在营收和盈利的表现上十分稳定。尽管2023年的扣非归母净利较去年有所下滑,但在财报中华润微表示,下滑的原因系公司两条12寸线,封测基地等新业务逐步开展,整体期间费用有所增长所导致。可以预见,华润微12寸中高端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将成为华润微新的竞争优势,待产能爬坡和客户导入完成之后,华润微的营收和利润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斯达半导在新能源汽车IBGT领域持续发力,其去年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IGBT模块出货量超过200万套。此外,斯达半导的海外业务发展十分迅猛。2023年,其子公司斯达欧洲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226.6%,连续两年保持翻番以上的增长。海外市场的突破为斯达半导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更高的利润。据财报显示,在斯达整体毛利下降的情况下,其他地区的毛利率不降反增,达到了惊人的42.66%。
未来,如何开拓海外市场可能将成为本土厂商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营收增长:冰火两重天,IGBT模块成爆款
从去年的营收增长部分来看,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正增长与负增长的企业刚好各占一半。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为宏微科技,以惊人的62.48%的增长率位列第一。斯达半导(35.39%)、苏州固锝(25.06%)、捷捷微电(15.51%)、士兰微(12.77%)占据了剩余的五强席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五家公司在近几年内营业收入都取得了高速增长,近四年来营业收入至少翻了一倍。
2023年国内主要功率器件厂商营收增长率排名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在这些营收高速增长的厂商中,宏微科技表示,公司光伏领域的营业收入为55,998.44 万元,同比增长106.15%;电动汽车领域的营业收入为33,207.27 万元,同比增长149.65%;工业控制领域的营业收入为58,880.02万元,同比增长15.19%。
斯达半导表示,公司工业控制和电源行业的营业收入为127,934.1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4%;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215,634.9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48.09%;变频白色家电及其他行业的营业收入为20,274.4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48%。
士兰微同样在财报中透露,其分立器件和大功率模块除了加快在大型白电、工业控制等市场拓展外,已开始加快进入电动汽车、新能源等市场,预期今后公司的分立器件产品营收将继续快速成长。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去年高速增长的领域仍然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板块,但在工业控制领域已有回暖的趋势,变频白色家电行业作为近两年火起来的新赛道也有着很强劲的增长势头。
而从产品来看,IGBT及IGBT模块正在成为功率器件的爆款。2023年,宏微科技模块收入达9.64亿元,占总营收的64.87%;斯达半导IGBT模块收入达33.31亿元,占总营收91.56%;士兰微也在财报中透露,其IGBT(包括 IGBT 器件和 PIM 模块)的营业收入已达到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0%以上。
研发投入:未来充满信心,卷研发成新趋势
在去年美光、三星、ADI、TI、博通等一众国际大厂疯狂裁员的大环境下,国内功率器件厂商们不仅没有出现大范围裁员的情况,反而是纷纷增加了研发人员的数量。
从财报中可以看到,华润微的研发人员从2022年的1413人增加至1597人;扬杰科技从851人增加至962人;宏微科技从137增加至176人。研发人员的薪资也随着厂商们在研发费用上投入的增加也有所提升。其中平均薪资最高的芯导科技研发人员平均年薪更是达到了49.19万元。
2023年国内主要功率器件厂商研发费用排名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而从各厂商的研发费用上可以看出,尽管功率器件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各厂商对于市场未来非常有信心,在研发投入上同比都有所增长,以期在未来的市场中能抢占先机。
12家厂商中,宏微科技、锴威特、捷捷微电、东微半导、斯达半导这5家厂商研发费用较2022年涨幅高达50%以上,还有华润微、苏州固锝、芯导科技、扬杰科技、士兰微等5家厂商在研发费用上涨幅也超过了20%。
看来,厂商们在卷价格的同时也在卷研发,这对于国内功率器件产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技术创新才是半导体企业最坚实、最牢固的护城河。只有在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本土厂商们才能在技术上有更多的进步和突破,未来才有机会和国外大厂们争一争高端市场,摆脱在低端市场卷价格的困局。
写在最后
回望过去一年的中国功率器件市场,我们既看到了波折与挑战,也看到了希望与机遇。展望未来,中国功率器件产业任重道远,但也大有可为。
中国本就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器件市场,根据调研机构Omdia的数据,2022年中国功率器件在全球市场占比高达42.2%。但目前国内的功率器件市场中,国际大厂诸如英飞凌、罗姆、安森美等任然占据主导地位,国产替代率仍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技术发展来看,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功率器件发展的未来方向。同时,模块化和高度集成化也是功率器件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土厂商需要在这些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抢占市场制高点。令人欣慰的是,从2023年本土功率器件厂商的财报中可以看到,各厂商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研发费用逐年攀升。
而从市场趋势来看,尽管去年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增速放缓,但它们仍然是功率器件市场的两大增长点。此外,工业控制和变频家电领域也值得厂商关注,其中还有许多市场增长机会等待挖掘。
在全球竞争方面,海外市场的开拓必不可少。斯达半导在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表明,国际化战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内厂商应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加强与海外客户的对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说,尽管2023年功率半导体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国内厂商凭借其不断创新和应变能力,仍然有望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将是未来的主旋律,只有那些能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和突破的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